- 江苏:《苏州市绿色建筑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公布
(来源:苏州日报 )
近日,《苏州市绿色建筑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对外公布,根据该方案,到2015年,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一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到2020年,全市50%的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按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
全市绿色建筑总面积“十二五”超1700万㎡
在城市建设中,用绿色、生态、低碳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提升人居环境的必经之路。《苏州市绿色建筑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十二五”期间,全市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总面积要超过1700万平方米。同时,我市将建立较为完善的建筑能效测评与能耗统计体系,以及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动态监管体系,落实绿色建筑能源审计长效工作机制。
为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该方案明确,自2013年起,全市新建保障性住房、各类政府投资项目、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中的新建项目以及20000平方米及以上大型公共建筑等四类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医院病房等须优先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方案要求,建设单位要积极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城镇建筑中的应用。医院病房、宾馆、学生集体宿舍等热水需求集中的建筑必须优先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超过十二层的住宅楼鼓励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方案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要以污水处理厂周边1.5公里范围内的区域性建筑为主要应用对象,推广城市污水热源热泵。积极创建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市、县,大力推动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
鼓励物业管理企业对建筑用能系统运行管理、节水管理、建筑物室内温度控制管理等。
到明年既有公共建筑完成节能改造289万㎡
按照方案,我市每年将确定一批高能耗公共建筑,强制进行节能改造。全市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在装修、扩建、加层等改造及抗震加固时,均应同步采取节能改造措施。
既有建筑改造重点为建筑空调系统、水泵系统、照明系统以及外窗。到2015年末,全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达289万平方米。各地应在老旧小区出新和环境综合整治中,同步开展节能改造。到2015年末,全市既有住宅节能改造面积要达147万平方米。
为激励绿色建筑的投建,我市将建立绿色建筑市级配套资金奖励制度,对获得星级标准的建筑项目给予资金奖励。
获得绿色建筑二星级标识的住宅项目(别墅项目除外),按15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奖励;获得绿色建筑二星级标识、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按25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奖励。
对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标识的住宅项目(别墅项目除外),按25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奖励;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标识、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按5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奖励。奖励资金兑付给建设单位或投资方。
- 上海:《上海市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正式颁布
(来源:国家工程建设和标准化信息网)
上海市以“养老”为主旨的建筑已能在规划设计、环境布置、设施配置等方面有法可依。4月22日,在上海市文新大厦举行的,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生态建设专委会、《新民晚报》社主办,大宇山国际实业集团协办的“绿色养老建筑研讨会暨《上海市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技术细则》颁发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上海市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已开始实施。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阶段,“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已成为日益迫切的社会热点,“养老建筑”有着越来越大的市场开发需求。如何让这类建筑不仅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符合绿色建筑建设的发展要求,更强调建筑品质要好,设施有特质,以人为本,并做好科学的运营,需要从规划、设计、施工到材料、环境、室内外设施及管理等进行系列的规范。该《细则》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和上海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成果,结合养老建筑的特点与实际工程经验,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编制而成。《细则》的最大特点,就是根据老年人的生活特点,强调了要保证老人有尊严、有价值,“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的建设理念。特别是在道路交通、景观环境、采暖和空调系统、照明和电梯系统、水资源利用、用水器具和设施、绿色材料使用、空气质量保护以及设施管理和保障体系等方面,许多技术细则要求处处体现了无微不至、关怀透彻的精神。研讨会上,专家们还分别就《绿色养老建筑的评价要点与建设策略》、《养老建筑设计是老年人与环境相融合的设计》、《亲和源对老年绿色住宅的实践》、《能(资)源综合管理技术在绿色养老建筑中的应用》、《绿色建筑新型材料建筑应用优势》、《绿色建筑新型材料建筑应用评价》、《生命三要素:水、空气、阳光对老年康复的作用》等课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包括在扶手、护脚、色彩、防撞、防滑、防烫,包括转弯处、灯光、走道标识、椅子、坐便器等细节上进行了充满呵护的工程实例交流,以及对市场前景作了展望。
安徽:合肥将逐步取消毛坯房 买"绿色住房"可享低首付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合肥市政府第32次常务会上原则通过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开发建设项目实施全装修,逐步减少直至取消毛坯房,市民可实现“拎包入住”。
未来住宅 有望实现全装修
意见中鼓励开发建设项目实施全装修,产业化住宅项目全部实施全装修,提倡采用建筑设计、施工和装修一体化,推广整体厨卫设备,推行工业化装修模式,逐步减少直至取消毛坯房。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建设项目,以后将逐年增加,同时将逐年提高全市住宅建设项目全装修率。
“未来之家” 将改变合肥人生活
意见中鼓励推广建筑产业化成套技术,包括成品房装修及整体厨卫成套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成套技术、空气源和地源热泵应用成套技术、水资源利用成套技术、生化垃圾处理成套技术、智能化管理成套技术等。
买“绿色住房” 可享最低首付
市民购买绿色住宅,可以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意见中鼓励消费者购买住宅产业化商品住宅。购买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商品住宅、全装修商品住宅,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可按政策允许范围内最低首付比例执行。
同时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开发建设项目,一并纳入工业、自主创新、服务业发展等财政支持政策体系;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配套工程;优先参与各类工程建设领域的评选、评优以及申报国家绿色建筑、康居示范工程,对于获得国家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按相关政策规定给予相应的财政奖励。
今年开建150万平米“绿色住宅”
今年合肥将开工建设的住宅产业化项目达150万平方米。据介绍,合肥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在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中全面推进住宅产业化。从政府投资建设的廉租房、公租房项目开始试点,逐步向棚户区、回迁安置房和公益性项目拓展,并正在向商品房市场推进。
截至目前,已经先后开工建设了天门湖公租房、滨湖桂园回迁安置房等12个建筑产业化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60万平米。其中,2012年开工建设48万平方米;2013年开工建设116万平方米。2014年计划开工建设150万平方米。
到2017年,合肥将培育5到10家国内外领先的建筑产业化集团,形成一批以优势企业为核心、产业链完善的产业集群。以经开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核心制造园区为依托,初步建成全国建筑部品区域性集聚中心。
河北:张家口新增CL建筑90万平方米
(来源:中国建设报)
今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计划将CL建筑体系广泛应用于小高层、高层等住宅小区和工厂厂房,预计新增面积90万平方米。
据悉,CL建筑体系是一种保温隔热的承重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新型结构体系,它与传统的结构体系相比,具有抗震性能好、保温与建筑同寿命、扩大使用面积等明显优势。CL建筑体系可取代砖混结构及黏土制品,保护耕地、节约能源、减少大气污染,节能率可达65%以上,且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无需维护、维修。CL建筑体系70%的构件在工厂由计算机控制完成,产品质量稳定且生产效率高,提高施工进度40%,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建筑工厂化、住宅产业化,且比砖混结构能延长使用寿命50年以上。
自2010年市政府出台政策在全市推广应用CL建筑体系以来,张家口市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步伐加快。截至目前,张家口市CL体系建筑已达60余万平方米,已建成建筑节能产品推广基地1个,示范工程10余个。目前,张家口市已经完成了新垣雅轩住宅小区、世方南华嘉园住宅小区、怀安梦圆聚民住宅小区、河北乾信牧业养殖小区等示范工程60余万平方米,积累了许多包括结构设计、建筑施工在内的一整套宝贵经验,在张家口市大面积推广应用CL结构体系的条件已经成熟。
北京:禁用无资质搅拌站混凝土
(来源:中国建设报)
为加强对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监管、规范混凝土市场、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并促进北京市2014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有关搅拌站治理整合措施的实施,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要求在京建设工程严禁使用无资质搅拌站的混凝土,并于近期对全市200余家混凝土搅拌站点展开了全面排查,重点核查企业持有预拌商品混凝土专业企业资质及其它行政许可情况。
此次核查,将全市混凝土搅拌站点分为有资质、有资质无分公司营业执照、资质待核定、无资质、无任何行政许可5类。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要求,已取得资质的搅拌站点严禁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尽快补全分站营业执照,并严格按照本市有关标准实现绿色生产,确保产品质量;未取得资质的搅拌站点,禁止生产、销售混凝土;无任何行政许可的搅拌站点,依法关闭。
同时,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要求,凡在京建设工程使用混凝土必须从有资质的混凝土搅拌站点中选用,严禁使用无资质搅拌站点生产的混凝土产品
同时,建设单位应转变建设理念,提出适宜的建筑功能和使用目标,切忌盲目追求建筑的“新、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