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绿建CHANGSHA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绿色技术】装配式住宅
时间:2014-03-31 作者:gbcs 点击:

  装配式住宅的节能减排作用:

  1. 提升质量和性能

  对于房屋质量而言,改善结构精度、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

  对于住宅的性能而言,提高隔声、保温、防火等性能;便于系统维护、更新。

  2. 提升效率

  3. 减少工序

  4. 节能、节水、节材、环保

  发达国家和地区装配式住宅发展经历阶段:

  建立工业化生产(建造体系)——提高产品(住宅)质量和性价比——进一步降低住宅物耗和对环境负荷,发展绿色住宅

  各国经验:

  【法国】

  法国1891年就已实施了装配式混凝土的构建,迄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法国建筑以装配式混凝土体系为主,钢、木结构体系为辅,多采用框架或者板柱体系,向大跨度发展,焊接、螺栓连接等干法作业流行,结构构件与设备、装修工程分开,减少预埋,生产和施工质量高,主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装配率达到80%,脚手架用量减少50%,节能可达到70%。

  【德国】

  德国的装配式住宅主要采取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板、梁、柱、楼板、内隔墙板、外挂板、阳台板等构件采用构件装配式与混凝土现浇相结合的建造方式,耐久性较好。众所周知,德国是世界上建筑能耗降低幅度发展最快的国家,直至近几年提出零能耗的被动式建筑。这种从大幅度的节能到被动式建筑,德国都采取了装配式的住宅来建造需要,这就需要装配式住宅与节能标准相互之间充分融合。

  【瑞典、丹麦】

  瑞典和丹麦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已有大量企业开发了混凝土、板墙装配的部件。目前,新建住宅之中通用部件占到了80 %以上,既满足多样性的需求,又达到了50%以上的节能率,这种新建建筑比传统建筑的能耗大幅度的下降。丹麦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模数法制化应用在装配式住宅的国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模数协调标准即以丹麦的标准为蓝本编制。故丹麦推行建筑工程化的途径实际上是以产品目录设计为标准的体系,使部件达到标准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多元化的需求,所以丹麦建筑实现了多元化与标准化的和谐统一。

  【美国、加拿大】

  美国和加拿大均在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期间开始实施配件化施工和机械化生产。美国城市发展部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行业标准规范,一直沿用至今,并与后来的美国建筑体系逐步融合。美国和加拿大大城市住宅结构基本上以工厂化、混凝土装配式和钢结构装配式为主,降低了建设成本,提高了工厂通用性,增加了施工的可操作性。

  【日本】

  日本1968年提出装配式住宅的概念。在1990年的时候,他们采用部件化、工厂化生产方式,高生产效率,住宅内部结构可变,适应多样化的需求。而且日本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从一开始就追求中高层住宅的配件化生产体系。这种生产体系是满足日本人口比较密集这么一个住宅市场的需求,更重要的,日本通过立法来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在装配式住宅方面又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标准,同时也形成了统一的模数标准,解决了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和多样化需求这三者之间的矛盾。

  【新加坡】

  新加坡开发出15层到30层的单元化的装配式住宅,占全国总住宅数量的80%以上。通过平面布置、部件尺寸和安装节点的重复性来实现标准化以设计为核心设计和施工过程的工业化,装配率达到70%。

  我国发展装配式住宅主要对策:

  1. 加大科研投入,突破关键技术

  2. 加快项目建设体制改革,创造有利于装配式住宅发展的市场环境

  3. 扶持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和集群,激发市场主体推进装配式住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综合论坛发言整理)

Copyright © 2012 长沙绿建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6257号
地址:长沙市韶山中路438号璟泰楼5楼
电话:0731-85786665 传真:0731-85786656 邮箱:hr@gb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