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出台《聊城市太阳能光热系统建筑一体化应用管理办法》
(来源: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
为全面加强太阳能光热系统建筑一体化应用管理,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新型建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制定了《聊城市太阳能光热系统建筑一体化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要求,太阳能光热系统应与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管理办法》规定,凡在我市建设工程中安装使用的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产品,应通过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产品认定,持认定证书到市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办理进入推广目录手续。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实行专项验收制度,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将专项验收报告报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审查登记,并出具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验收证明。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发放施工许可证前,要严格审查该工程是否按规定应用了太阳能光热系统,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其开发的项目进行验收时,应将太阳能光热系统应用作为验收内容。开发企业提供的商品房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中应包括太阳能光热系统的有关内容。
此《管理办法》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的应用管理,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山东:德州市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今年计划完成100万平方米
(来源:《德州日报》)
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获悉,我市将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今年计划完成1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5万平方米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任务,完成15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工作。
我市将持续加强新建建筑节能全过程闭合管理模式,县城以上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建筑设计阶段全部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强制性标准,确保施工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99%以上。加大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监管。从今年起,对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机关办公建筑、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实行绿色建筑标准,确保新开工绿色建筑80万平方米。同时,我市将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和有关县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增面积申报,完成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
江苏:南通促可再生能源发展
(来源:《中国建设报》)
自2011年江苏省南通市成为全国首批试行“新建建筑65%节能标准”的城市,随着数年的探索提升,建筑行业已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提倡自然节能、结合节能环保的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较早完成了市级建筑能耗数据中心建设,50多项建筑实现了能耗数据实时上传。
该市积极推进居住建筑节能。2005年,将居住建筑节能的标准提高到50%。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等技术得到普及推广,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有所突破。海安县获国家批准追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30万平方米。如东县获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集中示范区称号,行政中心大楼地下水源热泵技术、恒源新村经济适用房15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热建筑和中洋高尔夫公寓24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热建筑等多个项目完成了技术应用和建设工作,符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一期工作要求。
该市墙体自保温、节能门窗、外遮阳、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保温装饰一体化、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等技术和产品,在民用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海南:三类项目按绿色建筑标准建造
(来源:国家工程建设和标准化信息网)
“十二五”期间,海南省将新建绿色建筑55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30万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节能示范2000套等目标任务,近日经海南省政府同意,已由该厅正式向各市县及相关部门分解下达。
自2014年起,海南省将在项目立项、施工许可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以下三类项目按绿色建筑标准建造:一是政府投资的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积极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二是海口市新建保障性住房,同时满足政府投资、2014年及以后新立项、集中兴建且规模在2万平方米以上、为公共租赁住房(含并轨后的廉租住房)等条件的,均要求按绿色建筑标准建造。三亚市、儋州市以及其它市县新建保障性住房同时具备以上条件的,鼓励按绿色建筑标准建造。三是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积极推动绿色房地产发展。各市县要积极促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承担更多的环保和社会责任,开发建设高品质、高价值、高享受的高端房地产项目,促进土地资源“优质优用”,建造绿色建筑。
海南省要求,用好发展绿色建筑财政激励政策, 对达到二、三星级运行标识的绿色建筑分别返还20%、40%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激发市场主体设计、建造、使用绿色建筑的内生动力。另外,还将建立健全绿色建筑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将绿色建筑行动目标完成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市县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把贯彻落实《海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政府投资的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海口市新建保障性住房,同时满足政府投资、2014年及以后新立项、集中兴建且规模在2万平方米以上、为公共租赁住房(含并轨后的廉租住房)等条件的,均要求按绿色建筑标准建造。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积极推动绿色房地产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承担更多的环保和社会责任,开发建设高品质、高价值、高享受的高端房地产项目。
天津:供热计量改革稳步推进
(来源:《中国建设报》)
近年来,天津市通过一系列措施稳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目前,天津市供热计量总试验面积达到8800多万平方米。
从2001年至今,天津市先后出台了6个地方技术标准和40余件配套文件,明确了供热计量收费条件和两部制热价收费标准等事项。严格新建项目准入关,对不符合供热计量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以及没有安装热量表的项目不予验收备案和颁发准入证。为推动供热计量试验,编制印发了《天津市居民供热计量宣传手册》等宣传材料,加大对热用户的宣传力度。目前,天津市所有新建住宅已全部安装了户用热量表,安装比例达100%。
今年,天津市将加大对供热计量工作的检查和执法力度,实行专项检查,对违反供热计量法规的单位予以相应处罚;加快既有建筑和公共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工作,完善供热系统运行监测和供热计量数据的实时采集监测,为供热管理和系统节能运行提供基础数据,做好供热节能减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