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认真贯彻落实株洲市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集中力量打好两型建设攻坚战,制定了株洲市两型建设纲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株洲市自2007年12月14日获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两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我们面临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必须把两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面完成试验区建设后阶段的任务,率先在全国建成两型社会。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四化两型”、“三量齐升”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发展两型产业为核心、以建设两型城镇为抓手、以创造两型环境为关键、以培育两型文化为基础、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创建示范片区为牵引,奋力打造两型建设改革升级版。
(二)主要目标:到2017年,完成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体任务,基本建立符合两型要求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两型产业体系、基本解决重大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基本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两型文化特质、基本建成两型示范区。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75吨标准煤左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减少1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按新标准达到85%,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1%以上,湘江和大中型水库水质保持Ⅲ类标准及更优,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力争创建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二、重点任务
(一)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创新发展,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争取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到5:55:40;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二)全力建设两型城镇和乡村。以建设低碳城镇和美丽乡村为重点,科学布局功能设施,促进人口在城镇相对均衡分布,在乡村相对集中居住,构建良好的绿色、低碳生活系统。
强调建设两型化的基础设施和建筑。坚持两型标准,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城区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建筑垃圾处理场等;推动上规模的建筑和占地较大的单位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完成城镇市政绿色照明改造。探索在新开发的片区实行“绿标”,依托现有山水脉络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城镇新建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和保障性住房都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引导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大既有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力度,每年完成10万平方米左右的改造任务。
(三)突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坚持生态环境优先,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保护力度,深入推进湘江流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全面完成“三个基本”行动任务,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
(四)大力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推进各领域、全过程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加快推进低碳交通建设。构建“绿色、高效、便捷、舒适、安全”的低碳交通系统,建设全国低碳交通试点城市、“公交都市”。
(六)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应用,有效整合资源,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将信息化作为推进两型建设的重要手段。
(七)重视完善两型管理体系。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大力转变政府职能,精简管理事项,优化管理流程,改变管理手段,激发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力。
(八)深入营造两型文化氛围。树立两型价值观、发展观、政绩观、财富观和消费观,形成节约节俭、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三、保障措施
通过强化组织协调、强化标准指导、强化政策支持、强化示范创建、强化监测评价措施保障两型建设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