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绿色建筑发展成效明显
(来源:《中国建设报》)
为促进本地绿色建筑的发展,河南省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在行动系列活动和“引进来走出去”,绿色建筑成效明显。
2013年,《河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印发,作为河南省关于绿色建筑的第一份规范性文件,为河南开展绿色建筑提供了重要依据。截至去年底,河南省共有绿色建筑星级标识项目40个,项目总面积566万平方米。在《河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的同时,河南省还出台了《关于推进保障性住房优先发展绿色建筑的实施意见》。
自2014年起,河南省新建保障房、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及绿色生态城区的新建项目、各类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要积极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大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体系标识的推进力度,建立绿色建筑技术推广和淘汰制度,提高绿色建筑技术咨询整体水平,为河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实施 国内首推全面绿色建筑标准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3年8月20日,国内首部促进绿色建筑全面发展的政府规章《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以下简称《促进办法》)正式实施,要求所有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日前,在2013年度“十大法治事件”评选中,《促进办法》被列为候选项目。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促进办法》实施后,与2006年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以及2009年实施的《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深圳市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管理规定》,一起构成国内城市中最为完备的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相关法规政策体系,为我市实现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促进办法》的一大亮点是明确将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部纳入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范围,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新建民用建筑至少达到绿色建筑最低等级要求,即国家一星级或者深圳市铜级标准要求。这一规定在国内尚属首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促进条例》规定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涉及从投资立项、方案设计、施工图审查到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并由发展改革、规划国土、住房建设等多个部门齐抓共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促进办法》既没有新增行政审批项目,也没有新增行政审批环节,也没有增加行政审批时限,仅要求各相关单位在常规基建程序和相应管理活动中,对新建民用建筑增加有关执行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和要求的内容。
《促进办法》的实施,为我市建设“绿色建筑之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截至2013年,全市已建和在建绿色建筑项目130多个,总建筑面积超过1500万平方米,有3个项目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目前,深圳已成为国内绿色建筑建设规模、建设密度最大和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绿色建筑创新奖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广州将建建筑废弃物回用基地
(来源:《中国建设报》)
日前,从广州市有关部门获悉,该市通过公开招标首次确定了4家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投资主体,并将分别在天河、白云、番禺和萝岗区建设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基地。4个基地每年可处理建筑废弃物400万吨,再生利用率95%以上。
在广州市城管部门了解到,广州市建筑废弃物平均年产生量为4000万吨左右,主要分为建筑余泥、废混凝土、废砖瓦、废砂浆、废沥青5类,其中建筑余泥占了总量的60%。在处理利用方面,全市每年总用量不到100万吨,且主要处理方式是作为垃圾予以填埋。对此,广州市政府在《广州市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方案》、《广州市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主要技术路径》两个新方案中明确建立健全政策技术体系,在2016年底前建设7~8个循环利用项目。
据介绍,天河、白云、番禺和萝岗区4个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基地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20万吨、二氧化硫3.6万吨、氮氧化物4000吨,节约600亩土地,还能大大降低建筑废弃物产生的PM2.5排放以及对地下水、土壤造成的污染。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绿色建筑涉及3个概念
(来源:《成都商报》)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张正红表示,会议讨论中提到,将完善建筑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今年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新启动的一个工作就是绿色建筑,具体涉及3个概念:1、绿色施工,即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少扬尘,少排放污水,少用建材等;2、绿色建筑,多用一些可再生能源,少用电,节能保温;3、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把房子的构件在厂里预制好了,现场去拼装。”
内蒙古:新建建筑将集中或清洁供热
(来源:国家工程建设和标准化信息网)
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14年起内蒙古新建建筑都要采用集中供热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热。
今年内蒙古将加快热力管网建设,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通过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淘汰供暖燃煤小锅炉,预计2015年前所有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茶浴炉,难以代替的分散小锅炉必须改用清洁能源。按照相关规划,内蒙古正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项目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推广使用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目前,内蒙古正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今后两年每年完成节能改造1000万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到2017年全区80%具有改造价值的既有建筑完成节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