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绿建CHANGSHA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省外快讯】重庆、北京、上海、青海
时间:2015-02-02 作者:gbcs 点击:

  重庆:《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标准》2015年1月起正式施行

  近日,重庆市城乡建委发布通知,由重庆大学和重庆市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共同主编的《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简称《评价标准》)2015年1月起开始施行。《评价标准》要求,绿色低碳生态城建设必须与城区的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结合,城区内公众对环境的不满意率应低于10%。

  《评价标准》规定,城区内获得国家或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二星级(及以上)或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金级(及以上)的新建建筑,面积占该城区新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此外,城区内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率必须达到100%,专供清洁能源车辆使用的停车位比例不得低于15%,新建建筑的智能化普及率须达到100%。

  交通方面,《评价标准》建议,宽度为3.5米以下的慢行道路不宜低于城区道路总长度的两倍,或慢行道路所占面积不低于城区道路总面积的30%。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设有轨道交通站点时,应实现轨道交通零换乘;居民步行500米范围内可达公交站点的区域面积,在整个区域面积中的占比应高于90%。

  为保证城区空气清新、环境优良,《评价标准》提出,绿色低碳生态城区建成区的绿地率不宜低于3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宜低于12平方米/人,城区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不宜低于80%。

  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评价标准》建议,绿色低碳生态城区的可再生能源应用面积不宜低于10%,再生水管网覆盖率不宜低于20%,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率宜达到50%。

  此外,城区地下建造市政公用管道空间时,应将电力、通信、供水及区域供冷(热)等市政公用管线按规划要求敷设在一个管道内,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

  北京:将实现产业化住宅部品生产使用全程监管

  产业化住宅工程是建筑业传统生产方式升级换代的要求和趋势。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我市产业化住宅工程的主要结构形式。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明确“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环节进行监理”等一系列新举措,对产业化住宅构件的生产、检测、安装进行全过程监管,旨在进一步加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工程质量管理,促进产业化住宅发展。

  通知提出了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实施“驻厂”监理、加强过程控制等一系列新的工作要求。通知明确,建设单位应委托监理单位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环节进行监理,建立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首件验收和现场安装首段验收制度。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生产的同类型首个预制构件,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施工单位首个施工段预制构件安装和钢筋绑扎完成后,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预制构件制作过程质量控制,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半灌浆套筒接头和拉接件进行隐蔽验收,形成隐蔽验收记录并留存影像资料。施工单位要确保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质量,灌浆施工过程也要留存影像资料。

  通知指出,应加强预制外墙板拼缝处、预制外墙板和现浇墙体相交处等细部防水和保温的质量控制。使用防水材料和保温材料应按相关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进场复试。各专项施工方案中应包括各细部施工工艺,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保证使用功能。

  通知明确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预制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各自的主体责任,以及具体的管理要求。

  通知将于今年12月1日起实施。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将加强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工程的监管,对发现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以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存在违反通知要求行为的,依法进行查处,并按企业资质及人员资格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对责任单位进行记分处理。

  上海:今明两年将加大节能环保力度

  近年来,上海空气质量曾多次达到重度污染,关注空气质量,关爱蓝天清风,已经成为当前上海市民关注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日前,记者在上海举行的“关注蓝天——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节能环保研讨会”上获息,今明两年上海市将基本完成2000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节约能耗100万吨左右标准煤,涉及产值400亿元。

  提升空气质量,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环保技术提升,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上海在过去八年累计实施调整6千余项,节约标煤830万吨,腾出土地13万余亩。去年,上海新出台了全国第一份产业结构调整的负面清单和能效指南,通过差别化的电价,以强制性、约束性标准配合市场化手段,倒逼企业主动调整。上海全年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650项,减少年能源消费量47万吨标准煤。上海市环保局副局长吴启洲表示,要改善上海的空气质量,除了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外,上海市还将在能源、建设、交通,农业、社会等方面加强管制。如在建设领域,要减少现场施工的污染排放,加快绿色建筑,改变现有的粗放生产方式;在交通领域,要加快公共交通建设,加大现有高排放汽车的淘汰力度,同时将轮船污染控制到最低。

  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也对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的要求。在此次研讨会论坛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李耀新认为,“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向传统产业要资源、要空间、要生态,必须坚持四个锁定:即锁定项目、锁定地块、锁定时间、锁定责任。其中,法人的责任和各级政府、区县、行业的监管责任要并举。如今,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也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李耀新认为,要把以前政府卖地、收租金、收税来平衡的投入产出结构,转向公司合作的模式,通过市场化途径化解资金难题,这样也可以提升区县、乡镇街道或企业调整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今明两年上海市拟各安排1000项左右调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2000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进一步压缩环境污染等传统劣势产业的生存空间。而专家们还建议,上海应进一步加强更大区域的协作,协同江苏、浙江及安徽等省参与到长三角区域的空气污染治理。去年上海总体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PM2.5浓度去年比前年要降低16.1%,江苏、浙江也有大约10%的降幅,这种区域协作机制已起到明显效果。

  青海:四大举措助推2015年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

  为进一步发展绿色建筑,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工作,青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立足全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实际,四大举措助推绿色建筑发展。

  一是加快标准体系建设。编制发布《青海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版)》、《青海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标准图集》等绿色建筑标准。积极开展青海省建筑能效提升路线图的研究工作,明确今后建筑节能目标和任务。制定《青海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完善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

  二是落实《青海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在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做好海东市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是继续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加大农牧区“绿色农房”建设和节能改造工程,大力推广农牧区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和太阳能采暖项目建设。开展建筑领域生态发展课题研究,探索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新路子。

  四是完成“十二五”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既定任务。2015年要完成1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做好“十二五”期间10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能效评估和验收工作。继续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力度,散装水泥供应量达到787万吨,水泥散装率较2014年提高1个百分点。

Copyright © 2012 长沙绿建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6257号
地址:长沙市韶山中路438号璟泰楼5楼
电话:0731-85786665 传真:0731-85786656 邮箱:hr@gbcs.cn
地级市:长沙 株洲 湘潭 衡阳 邵阳 常德 益阳 娄底 郴州 永州 怀化 张家界 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