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洁能源供热比达80%
近日,北京市市政市容委供热办主任王爱民透露,本采暖季,全市供热面积突破7.5亿平方米,比去年增加两千万平方米。今年清洁能源供热比例进一步提高,全市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已达80%。
本采暖季,供热部门不仅肩负着供热保障,同时还要节能减排,减少污染。据王爱民介绍,现在全市采用清洁能源供热的面积已达总面积的80%,达6亿平方米,清洁能源供热方式包括城市热力管网和燃气供热。燃煤供热面积为1.5亿平方米。
“清洁能源改造以后,可以降低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对防控空气污染非常有用,减少碳排放效果显著。”王爱民称。
据统计,今年通过煤改气,供热燃煤锅炉房用煤已从去年的480万吨减少到今年的430万吨。本采暖季,四大热电中心全部投用后,也可有效减少燃煤。清洁能源供热比例的提高,也使今年供热燃气的需求量有所增加,据王爱民透露,今冬的燃气需求量大幅上升,将从去年的70亿立方米上升至90亿到95亿立方米。
山东:威海城市规划区新建建筑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从《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下文称《意见》)中了解到,到“十二五”末,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5年开始,所有新建住宅建筑和集中供应热水的公共建筑应按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要求设计。
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意见》要求“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具备改造价值的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50万平方米以上,县级机关办公建筑和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要率先完成节能改造。到“十三五”末,全面完成具备改造价值的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方面,《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新建住宅建筑和集中供应热水的公共建筑全部推广应用太阳能光热,城镇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新建建筑达到60%以上。《意见》对供热计量改革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方面提出要求,“十二五”期间,集中供热的新建建筑和完成节能改造的既有建筑,符合条件的全部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大型公共建筑全面完成供热计量改造并实行计量收费。
自2015年起,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机关办公建筑、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星级设计标准。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自2015年起,所有新建住宅建筑和集中供应热水的公共建筑应按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要求设计。
黑龙江:发布方案要求新增绿色建筑800万㎡
近日,黑龙江省公布《黑龙江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哈尔滨和大庆保障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据悉,该方案涉及绿色建筑、清洁能源、锅炉节能、车辆环保、公共交通、公共机构等六个方面。
该方案要求,到2015年,哈尔滨和大庆地区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达到20%,累计新增绿色建筑800万㎡,累计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5000万㎡。
郑州公共建筑将全部实行绿色建筑标准
近日,在借鉴绿色建筑发展较快地区的经验前提下,郑州市住建委起草了《关于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通知》。
《通知》明确了绿色建筑标准实施的范围、依据、各职能部门和责任单位的工作职责以及奖励机制等。今后,郑州全市行政区域内新立项政府投资的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都应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郑州市将建立奖励机制,对达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除享受国家、省现有补贴政策外,市、区财政也将分别给予奖励。据悉,该《通知》将在修改完善后适时向社会公布。
陕西:西安周边不再新建火电厂 绿色建筑执行率100%
陕西日前发布《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实施方案》,要求2014-201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22亿吨以内。
2014-2015年,全省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850万吨以内,关中地区严格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不再布局新的石化、煤化工项目;西安、咸阳市区周边不再新建火电、热电厂。在关中设区市销售清洁优质煤,并逐步推广到关中地区各县城,完成关中地区1000万吨燃煤削减任务。
到2015年底,淘汰落后锅炉8018.59蒸吨,加快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淘汰,2014年完成13.45万辆的淘汰任务。到明年年底,关中、陕北地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提标改造。
陕西省将加强新建建筑节能。到2015年,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西安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达到100%。
推进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做好西安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倡导绿色出行,支持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
方案要求,2014-201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22亿吨以内,万元GDP能耗每年分别下降3.3%、3.2%;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下降3.7%;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2015年排放量较2013年下降2.5%、3%、1%、9.5%。
明年年底前,我省基本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全省国控污染源实行“刷卡式”总量管理,实现浓度与总量双监控。对严重违法用能、排污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依法查处。对影响全省目标完成、考核等级为未完成的市区,相关负责人在考核结果公布后的一年内不得评选优秀和提拔重用。
云南:昆明公共建筑将开展能耗动态监测
从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工作安排,昆明市将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工作。
所谓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即通过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对建筑用电、用水、用气等能耗情况实时动态监测。据统计,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年耗电量达到70~300度,为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
按照《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绿色建筑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年开始,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阳宗海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新建建筑绿色建筑比例要达100%。到2015年末,绿色发展的理念为社会普遍接受,推动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的经济激励机制基本形成,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实现城乡建设模式的科学转型。全昆明市范围新建建筑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建设1~2个绿色生态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