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通过《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湖北省武汉市通过《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7年,武汉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项目达到当年开工面积的15%,试点示范项目建筑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并建设一批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加强“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政府可进一步通过积极的市场培育,提高社会对钢结构建筑等建筑产业化的认知和认同,规模发展、降低成本、完善技术,使其逐步在更广泛的建筑领域得到推广,形成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推手。
湖北省:咸宁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一)推进绿色生态城镇建设。
1、科学做好城市新区的建设规划。建立包括绿色建筑比例、生态环保、绿色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再生水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内容的指标体系,将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环保局、咸宁经济开发区)
2、推进绿色低碳示范小城镇建设。加强绿色低碳示范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制定村镇绿色生态发展指导意见,编制农村住宅绿色建设和改造推广图集,科学引导在城镇建设中利用太阳能、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省柴节煤灶、生物质能等节能技术,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支持发展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生态化处理。(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财政局、市城乡规划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
3、积极推动咸宁金桂湖绿色示范区建设。(责任单位:咸安区、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城乡规划局)
(二)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发展。
1、加强对大型和公共建筑实施绿色建筑标准的管理。自2014年1月1日起,政府投资的机关、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居住建筑和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2、加强对房地产项目实施绿色建筑标准的管理。市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建安量达到5万平方米的,在土地出让、规划许可中应明确绿色建筑指标要求,其比例应不低于20%;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单位严格按照绿色建筑标准监管和执行,对达不到要求的项目,相关部门不予审批。(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咸宁经济开发区)
(三)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1、自2014年1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18层及以下住宅(含商住楼)和宾馆、酒店、医院病房大楼、老年人公寓、学生宿舍、托幼建筑、健身洗浴中心、游泳馆(池)等热水需求较大的建筑,应统一设计和安装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上部应统一设计、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比例应达到30%以上。
2、政府投资建筑及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应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中选择一种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同时,鼓励其它公共建筑统一设计和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
3、太阳能热水系统应与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和维护管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造价应列入建筑工程总预算。
4、城乡规划部门要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纳入规划意见书,对未按要求进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方案设计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通过项目方案设计审查,不予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城乡建设部门要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纳入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质量监督、工程验收备案监管体系,
“十二五”期间,咸宁市力争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385万平方米。
上海:浦东新区的南桥新城“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占66.7%
上海浦东新区的南桥新城将令人瞩目。她的地理位置坐标是长三角、杭州湾、南上海。作为杭州湾北岸的综合性服务型核心新城,南桥新城将建成一座功能完善、优质而富有活力的低碳生态城。自2011年3月被列为上海市首批低碳发展实践区以来,低碳建设得到了有效推进。今年年初,南桥新城与上海虹桥商务区双双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土地出让明确低碳指标
建设之初,《南桥新城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实施措施及地块控制指标》,分别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质量良好、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4个总体目标和土地利用、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固废利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9条路径,提出了低碳建设的方向、方法和措施。
南桥新城分别对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从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营运等环节,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新要求。
操作伊始,就以土地出让为抓手,加强源头控制。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凡南桥新城出让的地块,均在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了低碳指标,要求绿色建筑一星全覆盖,所有商业和商务办公项目均需达到二星标准,重点、核心区域要求达到住宅二星,商业三星标准。现备案管理绿色建筑项目近30个,总建筑面积374万平方米。其中,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约250万平方米,所占比例为66.7%。
推广全装修装配式建筑
此外,不断提高全装修住宅比例,推进和推广装配式建筑。现已有中环秋月朗庭、苏宁荣悦、合景万景峰、绿地上海之鱼等多个项目落实了全装修住宅比例。金辉地产天鹅湾项目则是南桥新城首个全装修比例达到100%、并实施装配式住宅的楼盘。而自今年起,南桥新城出让的所有居住用地出让,都已全面提出全装修住宅不低于30%、装配式住宅不低于25%的建设要求。
打造城市绿色慢行交通
过程中间,加快构建绿色慢行系统和公共交通系统。南桥新城已邀请多家设计单位对浦南运河、金汇港的新城段和上海之鱼进行策划、规划、设计,打造具有新江南水乡特色的城市绿色慢行交通系统,以提高居民出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并增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和绿化景观效果。绿色交通方面,BRT快速公交已完成规划并进入工程前期。新城范围内有轨电车运行的可行性方案也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明年6月,首批2000辆自行车将作为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在南桥新城投放并启用。
布设太阳光伏发电系统
还有,立体绿化为突破口的绿化建设包括屋顶绿化建设项目正在紧锣密鼓中进行。南桥新城首批2个能源供应站将率先在“上海之鱼”区域布局。能源站采用多种节能技术集成的创新型式,集中生产空调冷水、空调热水、生活热水后,向区域内建筑供应空调冷量、热量和生活热水。同时“上海之鱼”区域还将布设太阳光伏发电系统,采用风光互补照明系统,为区域内提供基本电力和路灯照明。
广东省:东莞明确对高能耗建筑实施节能改造
根据《东莞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东莞除了要对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还要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明确要求对高能耗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主要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包括国家 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有中央空调的公共建筑都纳入节能监测系统平台。节能的对象对高能耗建筑的空调、照明、热水、动力等用能系统实施改造,比如对于照明方面将大力使用LED照明产品。另外对旧的公共建筑外墙外挂聚苯板或喷涂保温涂料,对于屋顶和屋里都进行改造,使建筑内外都达到节能的效果。